2023年,以“龍江風格”誕生60周年為契機,龍海區(qū)司法局審時度勢,創(chuàng)新成立了“龍江法宣騎兵隊”。成立的時間雖不長,但這支隊伍如同“蒲公英”播種,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龍海區(qū)的每個角落。

“根據(jù)法治宣傳活動的類型和主題,從近3000人的普法人才庫中選取最合適的普法隊伍。” “龍江法宣騎兵隊”隊長用自己切身體會告訴記者,這種“量體裁衣”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普法的精準度和靈活性,讓普法不受固定隊伍框架的限制,實現(xiàn)了人才配置和流動的提質增效。
2024年6月16日至18日,龍海區(qū)舉辦第五屆中國漳州(龍海)食品博覽會。借著博覽會的契機,“龍江法宣騎兵隊”專門組建了食博會法律服務團進駐展館,設立法律服務站,開展為期3天的“法治護航·助力食博”主題活動,為參展各方提供法律咨詢,保障合法權益。
“我們的普法活動就像‘定制服務’,針對不同群體的需求,提供最適合的法律知識。”普法志愿者康藝旋如是說。這種精準普法的理念,為展會的順利舉辦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(huán)境。

除了針對特定需求和節(jié)日節(jié)點開展普法活動外,“龍江法宣騎兵隊”還創(chuàng)新性地構建了“全生命周期”宣傳體系。以“蒲公英”全生命周期消防宣講中隊為例,他們將全民劃分為在校少年兒童(18周歲以下)、中青年、居家群體等三大類群體七類人群,根據(jù)每個生命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,制定不同的普法方式。
“少年兒童的法治意識尚在啟蒙,所以我們時常走進學校進行法治宣傳。以‘互動+體驗’的形式,通過理論授課、實踐教學、體驗消防等,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授課過程中學到消防知識和法律!薄捌压ⅰ毕佬v隊員何騰飛介紹道。
而對于中青年群眾,該隊伍則采取進企業(yè)的形式,指導職工開展消防安全演練和普法講座,在“即學即實踐”中提升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;久居在家的一般是老年群體,就以“走街串巷”“上門入戶”的方式,以通俗易懂的方言向村民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(guī)。

4月12日,龍海區(qū)“蒲公英”全生命周期消防宣講中隊走進九龍社區(qū)開展“蒲公英進社區(qū)”暨防汛、消防大宣講大演練活動;3月14日,該隊伍走進石碼第二中心小學,讓師生“零距離”接觸消防裝備、學習相關法律法規(guī);1月22日,“走街串巷”開展消防安全法治宣傳活動;2023年11月22日,到轄區(qū)企業(yè)開展全生命周期“一教一練”活動……一場場活動都是騎兵隊為打造精準普法新高地所做的努力。
然而新的問題也擺在他們面前——如何讓普法活動更有吸引力?“龍江法宣騎兵隊”給出的答案就是“創(chuàng)新”。
“人民群眾掌法律,當家做主要踐行,合法權益維護好,司法公正又公平,鄉(xiāng)規(guī)民約依法定,公序良俗要實行……”4月29日晚,在“五一勞動節(jié)”來臨之際,龍海區(qū)政法系統(tǒng)在區(qū)四館一中心舉辦“五一”文藝匯演活動。歌詞易懂、曲調明快、朗朗上口,當句句入耳入心的薌劇普法說唱唱響時刻,引得臺下陣陣喝彩。
“這節(jié)目真不錯,我都不自覺跟著哼唱幾句!”臺下的李先生對薌劇普法說唱贊不絕口。薌劇音樂曲調富有地方色彩,使用方言俚語,通俗易懂,大受群眾歡迎!褒埥ㄐT兵隊”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優(yōu)勢,與民間薌劇團合作,創(chuàng)新推出薌劇說唱普法形式,將政策方針、生產生活、婚姻家庭等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(guī)編入成曲,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,又潛移默化地推進普法深入人心。(作者:洪凌霄 林巧玲 賴思臻 陳明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