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洛江開展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“記錄文明歷程”非遺宣傳展示活動

  6月6日,洛江區(qū)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“記錄文明歷程”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橋南古街游客服務中心開展。

主辦方為包粽子比賽準備的食材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主辦方為包粽子比賽準備的食材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十音銅鑼鍛制技藝傳授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十音銅鑼鍛制技藝傳授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包粽子比賽結束后,主持人統(tǒng)計參賽選手成績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包粽子比賽結束后,主持人統(tǒng)計參賽選手成績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包粽子比賽。郭曉玲 供圖
包粽子比賽。郭曉玲 供圖
啟動儀式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啟動儀式。東南網記者 薛逸群 攝

  隨著倒數聲響起,洛江區(qū)非物質文化遺產紀實攝影作品有獎征集活動正式啟動。隨后,有關領導為區(qū)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“泉州磚雕”“漆器髹飾技藝(洛江)”“酸茶制作技藝(虹山鄉(xiāng))“等授予“區(qū)級第十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”牌匾;為區(qū)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郭宏杰、鄭培南、林呈河授予“區(qū)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”牌匾。

  “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餡、包扎嚴密、形狀美觀為有效計算成績……”此次活動恰逢端午節(jié),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(jié)日,現場自然少不了好玩又好吃的包粽子比賽。捋粽葉、折漏斗、填糯米、放餡料、綁線繩一氣呵成,一個個粽子就這樣制作完成了。來自橋南社區(qū)的30位居民歡聚一堂,比拼包粽子技藝,現場氣氛熱烈。根據現場成績,比賽評選出一、二、三等獎共10名,參賽居民帶著親手包的粽子和獎品滿載而歸。

  與此同時,在游客服務中心前開展的“沉浸式”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環(huán)節(jié)也吸引了不少周邊群眾參與。應邀而來的妝糕人、十音銅鑼等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不僅展示了自己的經典作品,而且準備了很多材料供群眾體驗,不少孩子踴躍參與制作,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。

包粽子比賽。郭曉玲 供圖
包粽子比賽。郭曉玲 供圖

  據了解,本次活動為期5天,以“保護傳承非遺 賡續(xù)歷史文脈 譜寫時代華章”為主題,為市民和游客呈現“非遺項目義診”“非遺展覽和體驗”等精彩紛呈的項目;顒诱故玖寺褰俏镔|文化遺產保護成果,傳遞出洛江賡續(xù)不絕的文化遺產傳承風采。

  近年來,洛江區(qū)加強非遺保護工作,堅持非遺保護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一大批非遺入選四級非遺名錄,截至目前,洛江非遺數達到8類33項,非遺傳承人58名。為更好地傳承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,洛江還建設了非遺展館,開放橋南古街文化共享空間,通過實物、圖片、文字、視頻、音頻、現場展演的形式,將洛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逐件展示,為洛江非遺項目提供文化傳承、技藝展示、項目研發(fā)和產品交流的平臺。(記者 薛逸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