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福建新聞正文

【中國新聞周刊】一線城市,還有大招?

  近日,作為商品房市場領頭羊的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廣州四個一線城市,相繼發(fā)布了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的政策,且與之相關聯(lián)的稅收政策也相應調整。具體來說,個人購房享受契稅低稅率(1%)的面積標準從90平方米以下擴大到140平方米以下,不管首套房還是二套房,都享受該優(yōu)惠;對個人銷售已購買2年以上(含2年)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稅。

  本質上,這是新一輪商品房市場紓困的特征彰顯,即不斷落實存量政策和加力推動增量政策落地,以形成政策“組合拳”和釋放疊加效應,夯實房地產市場“止跌回穩(wěn)”的基礎。進入11月中下旬以后,一線城市商品房市場交易量反彈的勢頭有所減弱,前期政策落地的邊際效應出現減弱的趨勢,需要趁勢而上,出臺新的“降成本、降門檻、提預期”的紓困政策。

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
圖/圖蟲創(chuàng)意

  這次一線城市減稅新政,有三個值得關注的地方。一是此次新政后,一線城市與其他城市的稅收政策看齊了,不再被征收懲罰性的稅收。過去,由于熱點城市房屋短缺、房價上漲預期強,為了保障剛性需求、增加住房供應,國家在2005年出臺文件,明確了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,對非普通住房、第二套住房在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涉及的契稅、個稅和增值稅等采用更高稅率。

  近些年,除一線城市外,其他城市都已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。對于一線城市來講,年輕人、新市民比較多,每一個城市這個群體都是千萬級別的人口數量,而且商品房市場發(fā)展較早、較快,現在剛性需求和換房需求都比較集中,“有沒有”和“好不好”的需求都很龐大。隨著住房供求關系發(fā)生重大變化,投資需求退出,合理需求主導。同時,一線城市購房壓力也是最大的,迫切需要降低購房成本,在購房稅費上同等對待。

  二是此次新政后,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的成本基本被砍掉了。住房交易環(huán)節(jié)最大成本,就是須一次性繳納、無法貸款的“高稅費”。比如,購置100平方米、價值500萬的房產,買家須繳納6萬元的契稅;若是二套住房,契稅繳納額增至15萬元;若增值200萬(即便持有滿2年),業(yè)主出售須繳納10萬的增值稅。新政后,該套房產只需繳納5萬元契稅,其他都免掉了。

  相比按揭貸款降息,減稅帶來的“降成本、降門檻”效應更加明顯。首先,它提升了業(yè)主掛牌出售的意愿,且能促進房源更快、更順暢地銷售掉,從而滿足業(yè)主換房改善的需求。其次,舊房子能賣掉,也推動剛需群體“上車”,帶動剛需和改善的循環(huán)。而且,此次政策惠及更多的是90—139平方米的房產,覆蓋了一線城市多數剛需和改善需求,帶動效應很明顯。最后,交易更加順暢了,業(yè)主不得不“降價售房”的意愿下降,有助于房價止跌回穩(wěn)。

  三是此次新政后,存量房源盤活的效率提升了。當前,新房和二手房交易回升了,但相比龐大的在售存量,增量交易的占比較低。比如,克而瑞統(tǒng)計的10月份一線城市在售新房住宅庫存消化周期接近25個月,且其中超過一半是往年批售的“舊庫存”。如果考慮到廣義庫存(在建未售),庫存規(guī)模更大。二手住房方面,各個城市全口徑的掛牌待售規(guī)模也很大。

  當交易端的成本“被砍掉”,加上開發(fā)商和小業(yè)主積極促銷,有助于促成這些房源交易流通。當龐大的存量循環(huán)起來,市場情緒會得到明顯提振,商品房市場“止跌回穩(wěn)”的基礎更扎實了。筆者認為,由于一線城市需求更集中、對交易成本更敏感,此次減稅政策落地后,對需求的拉動效應較為明顯。由此,預計11月份一線城市商品住房交易量將繼續(xù)在高位徘徊。

  很多人認為,此次稅收新政后,后續(xù)的政策空間沒那么大了。但事實上,很多存量政策還在落地的路上,比如100萬套的城中村改造貨幣化安置(后續(xù)規(guī)模還可以擴大),用專項債、專項借款來收儲存量土地和房屋,還有“白名單”項目修復和貸款落地等。

  一線城市新市民最集中、規(guī)模最大,是商品房市場的領頭羊,也是大家看待樓市趨勢的風向標、全社會關注的焦點,對引導市場預期的信號意義極強。一線城市的交易量若能在高位保持住,對提振全社會對樓市的信心是直接利好,能借助互聯(lián)互通的效應,帶動三大都市圈商品房市場穩(wěn)定。這樣,全國接近1/3的商品房體量就穩(wěn)定住了。再考慮到新一線城市、“強省會”的需求基礎也很龐大,信心也會進一步提振。

  (作者系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