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福建晉江10月5日電 (吳冠標)在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(zhèn)蕭下村,十番音樂已流行兩百多年,傳承不斷,是晉江極受歡迎的傳統(tǒng)民俗表演之一。
“十番音樂具有民間音樂特性,能在各種場合演奏,烘托熱鬧氛圍。”閩南十番音樂傳承人蕭振作告訴中新網(wǎng)記者,今年“十一”黃金周期間,他和徒弟蔡燕瑜、蔡維金、許長橋、蕭雅薇帶著三十余位徒孫在“福建百姓大舞臺”共奏《十番雅韻慶華誕》,現(xiàn)場氣氛火熱。
閩南蕭下十番由十種主要樂器演奏,分別為琵琶、三弦、二弦、高胡、二胡、笛、篳篥、笙、軋箏和板胡,此外還有遼鼓、拍板、四塊等多種搭配樂器。其演奏曲目脫胎于南音,卻又多了幾分民間音樂的歡快、活潑。
“軋箏是蕭下十番的特色樂器,它外形像小型的古箏,上有10根弦,但不是像古箏一樣彈奏,而是放在手掌和上臂之間拉!辈萄噼ふf,這種古樂器音色輕柔動人,在十番音樂演奏中多用于美化和聲。
談及蕭下十番的源頭傳說,蕭振作介紹道,清朝時蕭下村的蕭本鍖等人曾到全國各地當兵,接觸到了各地的特色樂器。由于思鄉(xiāng),他們嘗試把各地樂器融合家鄉(xiāng)的“南音”進行演奏,并將所學樂器帶回家鄉(xiāng)傳授,便有了民間社團“瀟湘莞爾軒”。
民間音樂傳承不易,蕭下十番也曾在三四十年前瀕臨失傳。當時,蕭下村年輕人們忙于生計,都不愿意學習十番音樂。祖籍蕭下的新加坡華僑蕭聰明是深愛閩南文化之人,得知這一消息后,他回鄉(xiāng)置辦樂器,重建“瀟湘莞爾軒”,并提供了一筆經(jīng)費用于十番音樂傳承。
“蕭老拿出一筆錢,肯來學習十番的孩子一人一晚上給1元。”蕭振作笑著說,當時的1元可不是小數(shù)目,吸引了一大批蕭下村的孩子前來學習,而蕭聰明常常會到場看學生上課,偶爾還會拿出笙簫吹奏一曲。
出身“十番世家”的蕭振作十幾歲就跟隨大人在“瀟湘莞爾軒”擔任老師,教同齡人十番音樂基礎(chǔ),最多的時候有近60個孩子來學習,后來他們中不少人成了“瀟湘莞爾軒”的中流砥柱。
時過境遷,十余年過去,許多“瀟湘莞爾軒”成員各奔前程,往往要到逢年過節(jié)才能返回鄉(xiāng)里共奏,蕭振作也憂愁起了十番音樂的傳承問題。在晉江市東石鎮(zhèn)金山傳統(tǒng)文化促進會蕭清乞等熱心人士和金山中心小學黃天配等校領(lǐng)導的支持下,2009年,蕭振作將十番音樂帶進校園,成了金山中心小學的音樂必修課。
十五年來,蕭振作和蔡燕瑜殫精竭慮地教授了一屆又一屆學生,帶他們從認識到學會十番音樂,再到組成樂隊前往福建泉州、莆田等地演出,收獲贊譽無數(shù),也帶動了當?shù)仄渌沁z項目走進校園傳承。
蕭振作指出,十番音樂的傳承面臨著諸多困擾,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師資缺失。“十番音樂的特色在多種樂器的組合演奏,這就需要多位專業(yè)音樂教師的指導。目前只有我和徒弟以及學校里幾位音樂教師苦苦支撐,實際上是遠遠不夠的。這也是如今全國各地十番音樂傳承遇到的問題!
“但我對十番音樂的未來充滿信心,尤其是把它帶入校園后。”蕭振作表示,這些年來他和徒弟教會了上千名學生十番音樂基礎(chǔ),這些學生中哪怕有百分之一對十番音樂感興趣,有進一步的傳承意愿,在未來就還有數(shù)十位“傳承人”,甚至有希望將十番音樂的藝術(shù)水準再提升一個層次。
“路在腳下,夢在遠方!笔捳褡髡f,目前他正籌建閩南十番傳習所,相信自己腳踏實地數(shù)十年苦心傳承會有所回報,閩南十番音樂能在時代浪潮中找到新定位、新方向,生生不息。(完)